翻譯大師講座:讓翻譯從指南山下出發—一個政大人的經驗分享 活動花絮

國立政治大學外語學院翻譯與跨文化研究中心本年度第二場「翻譯大師講座」於12月23日精彩登場。本次特別邀請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單德興教授蒞校,以〈讓翻譯從指南山下出發:一個政大人的經驗分享〉為題發表演講。講座內容聚焦余光中教授的詩作翻譯,以及翻譯、訪談薩依德作家的經歷,最後以其國科會經典譯註計畫成果《格里弗遊記》總結。儘管當天寒流發威,現場仍吸引50餘人參與,線上亦有80餘人共襄盛舉。

單德興教授首先以政大畢業生的前輩身分,於演講開頭介紹自身踏入翻譯界的緣起與結識余光中教授的契機,並從作品切入,講述其對於「翻譯」與「譯者」的見解。單教授首先列出余光中教授詩作的英漢對譯,指出余教授英譯自身中文詩作的高明之處,認為譯者要做到「簡短而不簡略、詳細而不冗長」的取捨實為不易。單教授也現場帶領聽眾觀察譯者在不同時期對同一作品的文字表現,進而分享自身在長年評審譯文的實務經驗中,梳理出「譯文用字越精準越好」的翻譯實務法則。

單教授接著探討如何翻譯文化評論家薩依德的作品。身為一位臺灣學者,如何以中文首度譯介與再現一位批評家與知識份子,是單教授訪談與翻譯薩依德時最大的苦惱。單教授表示,即使是書名的選擇,也必須考量邏輯與市場,選擇「代表」或是「再現」的譯法。在翻譯《知識分子論》時,單教授嘗試從文化生產的角度切入,將翻譯與文化、歷史脈絡結合,成為他所強調的「雙重脈絡化」的理論基礎。他藉此向聽眾說明,「翻譯」並不僅僅是文字的轉移,而是牽涉到更廣泛的歷史脈絡。

單教授最後以其國科會經典譯註計畫成果《格里弗遊記》為例,說明譯者為經典翻譯的貢獻。原書譯文有15餘萬字,單老師為其添加逾7萬字的〈緒論〉,逾9萬字的譯注,為後人翻譯經典立下標竿。

演講尾聲,單教授以「今日你以政大為榮,他日政大以你為榮」勉勵同學,並以《創造亞當》來比擬,表示瞭解雙語或雙語文化的工作者,其所做的工作就是擔任「橋樑」的角色。現場提問熱烈,單教授首先回答譯者面對AI時代應如何磨練自身外語之外的文學、文化素養,並一一贈書給現場提問的聽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