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能量
院屬計畫(2019-2022年)
「外語學院國際人才培育」計畫
臺灣地處東南亞與東亞交界,且為中國市場之門戶,為亞洲戰略樞紐,地理環境與人文景觀特殊,歷史的宿命更造成島上多元文化共存現象,要發展成國際經貿重鎮,本有其優渥的條件。然因國內外政治形勢的限制,臺灣整體國際化的程度反而不如同區域的日本、韓國、新加坡及中國沿海城市,東南亞各國及印度等新興勢力更是虎視眈眈。唯有走出臺灣、邁向國際才是生存之道。
近年來基於全球化及數位化的趨勢,帶來了政治、經濟及文化各面向的衝擊,跨國企業及國際組織積極尋求具全球競爭力之人才。隨著科技進步、網路便捷,語言學習資源日趨豐富,新的外語學習方式不斷出現,必須掌握未來的外語學習多元趨勢,包括瞭解外語教學新趨勢、開發新教材並思考有創意的教材編製及呈現方式、設置與活化創新教學場域、重新定義教師角色及專業知識等。
多語、多文化教學為國際高等教育發展趨勢,本院在外語的教學與研究必然扮演創新與多元發展之要角,尤以本院開設之外國語達26種,為全國最多語種、最具多元之語言教學學府,學生對學習多國語言擁有豐富熱情,修讀外語課程人數年年升高,本國、外籍師生的多語、多文化的教研發展至為重要。
為此,開創外語教研之跨領域新典範、提升本院學生國際競爭力實為首要之務。2019-2022年度的高教深耕計畫,本院賡續配合校課程精實政策及雙主修輔系政策調整,推動教學創新策略、擴充跨領域教師社群、培育國際人才等多管齊下,一方面集結院內教師之專長,探索在外語學院實踐「低門檻、高標準」之標的,以共創外語學習、教學、研究之新模式、新方向,進一步強化本院教師群專業能力,將教師研究與教學成長的收穫回饋至全校外語教學的實務;另一方面期以培育學生具備自主學習、扎根學習、深化學習,提升自身競爭力、培養跨領域知識之整合能力,進而思考、分析、解決問題,落實「多元、基礎、紮實」教育,均衡專業素養及多元學習,達到全人世界觀(holistic worldview)之養成,為國家社會培育人才。
院屬計畫(2005-2017年)
「北區大學外文中心」計畫
本院承蒙教育部高教司補助及支援,計畫自94年執行至今已有十餘年,為配合計畫目標,由原先既有之9種語言(英、日、德、法、西、 俄、土、阿、韓), 增加至26種外語課程(含校內學分課程)。 新增語言為:越南語、馬來語、印尼語、泰語、波蘭語、捷克語、葡萄牙語、拉丁語、義大利語、希伯來語、波斯語等。 全數課程開放由校內外學生、政府部門及社會人士修讀。105年各特別設置「全國外語磨課師中心」,目的匯集全國外語教學資源編制實用、精緻、生動且能引發學習動機的線上外語教材。
本計畫多年來致力開發線上外語自學課程,有賴政治大學外語學院師生協助,目前已編製23種非同步線上外語自學課程、8種基礎外語學分課程、10種常用會話150句等數種線上外語學習資源,課程開放全國大專院校生和社會人士免費登入學習。
近年更整合政治大學外語學院之資源,建立歐洲語文學程、東南亞語文學程,另開設斯拉夫語文學系、中東語文學程、東北亞語文學程,建構完整之外語學習體制。98學年度獲教育部和眾駐在當地台商指導與支持,成立東南亞語文學分學程,106學年更是升格為東南亞語文與文化學士學位學程,健全外語學習板塊,是國內目前最齊全之外語學習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