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大師宋雲森開講 談詩歌翻譯中的圖畫美與音樂性

「詩情畫意:談詩歌翻譯中的圖畫美與音樂性」線上收看:https://ctld.video.nccu.edu.tw/media/8143

國立政治大學翻譯與跨文化研究中心於 10 月 26 日舉辦113學年上學期第一場翻譯大師講座,邀請宋雲森教授以「詩情畫意:談詩歌翻譯中的圖畫美與音樂性」為題,分享其多年的翻譯實務與教學經驗。宋雲森在講座中深入探討詩歌翻譯中的挑戰與技巧,並輔以理論說明。此次講座吸引眾多校內外師生實體及線上參加。

宋雲森畢業於政大東語系俄文組,並在美國堪薩斯大學斯拉夫語文系取得碩士學位,專攻俄國文學,隨後於俄羅斯莫斯科大學完成博士學位,主修俄語語言學。他曾任中央通訊社記者,並於政大斯拉夫語文系任教,直至退休。他在翻譯領域耕耘多年,譯有多部經典俄國文學作品,包括《當代英雄》(2013)、《普希金小說集》(2016)、《愚人學校》(2017)及《葉甫蓋尼.奧涅金》(2021)等。此次講座中,他從實務角度出發,分享詩歌翻譯中的美學意涵,強調「詩意」的不可或缺性,並著重其視覺與聽覺的藝術表現。

講座中,宋雲森提出詩歌翻譯過程中「詩意」的概念,並聚焦於詩歌的圖畫美與音樂性。以漢字作詩為例,他指出,漢字天生具有獨特的視覺優勢,因象形文字能賦予詩句空間感、建築性,使之更具畫面美。他引用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展示漢詩如何運用文字來傳達畫面,使讀者彷彿置身詩中景象。同時,他也強調詩歌中的音樂性,包括韻律、節奏及重複運用,不僅強化了詩句的聽覺效果,也增添了抑揚頓挫,使其更鏗鏘有力。這種視聽交融的詩意表現,是詩歌翻譯中不可或缺的藝術要素。

宋雲森進一步剖析了俄漢詩歌韻律的差異:俄語詩歌以重音和音步構成韻律,而漢詩則重視平仄與對仗的韻律特徵。在實務中,譯者常需面臨韻律上的抉擇——是該忠於原文的結構,還是依照目標語的特點重新創作,以達到最佳的詩意表現。對於此類問題,他提到翻譯界的重要理論,包括嚴復的「信、達、雅」原則,高莽對譯者角色的定位,以及尤金・奈達的對等理論,指出譯者在詩歌翻譯中的角色往往不亞於原作者,並主張譯者不能因形失意,應該使用目的語中最貼切的自然對等,再現原文訊息。

講座尾聲,現場聽眾與宋雲森針對俄文詩歌的原文詩意,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影響力,以及翻譯中的忠實度等問題展開深入討論。暨南大學外文系教授林為正邀請他現場朗讀俄文詩,使非俄語專長的聽眾,也能體會俄語詩歌的節奏與韻律美,進而感受詩歌翻譯中的挑戰。

阿拉伯語系助理教授鍾念雩則好奇,杜斯妥也夫斯基的聲望在不同國家和政治情勢下有無不同。對此,宋雲森分析道,儘管俄國人為此位世界級作家感到自豪,但對他並不如美國那樣熱情,尤其常批判他粗糙的文風、鬆散的結構和語言上的缺陷。然而,杜斯妥也夫斯基因其作品探索人性深處的複雜與深刻,持續吸引西方學界的關注與熱愛。

此外,有學生提問,詩歌翻譯時該如何在忠實於原文與重塑意象之間的平衡。宋雲森指出,若要忠實再現俄文中的意象,需依賴譯文的適切比喻。例如,中文常用「一箭雙鵰」來表達一次行動達成兩個目的,而俄文中則是「一槍打死兩隻兔子」。此類詞語若在詩中要用以製造意象,就需考慮文化和地域性;若是出於對俄國草原的懷念,則應保留兔子等具象徵意義的元素。

此次講座深入淺出,結合理論與實務,為在場師生提供了詩歌翻譯的新視野,特別是在平衡原文忠實度與譯文詩意的表現方面,帶來寶貴的啟發。(撰文:盧虹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