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翻譯與跨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跨域對話引領文學及翻譯的未來
由國立政治大學翻譯與跨文化研究中心與台灣現代詩人協會主辦的「第十屆翻譯與跨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於11月9日圓滿落幕。本屆研討會以「東亞三文英與近現代東亞跨域知識轉譯」為主題,聚焦臺日韓三國的文學交流與翻譯成果,並結合陳千武文學獎、亞洲詩人貢獻獎及外語翻譯新人獎的頒獎典禮,彰顯文學與翻譯在現代東亞人文對話中的重要地位。
開幕致詞:政大副校長陳樹衡的文學觀點
在開幕致詞中,政大副校長陳樹衡表示,文學在時代的苦難中扮演了提振精神的重要角色。他引用向陽董事長為2024年度選出的代表字「苦」,指出當代讀書人在時代巨變中的掙扎與不安,並以此喻文學的力量如同光芒,照亮黑暗。他深刻感慨文學、翻譯與跨文化交流在這個時代的必要性,並祝福翻譯與跨文化研究中心未來為政大注入更多文學的生命力。
外語學院院長鄭家瑜則感謝各界對翻譯與跨文化研究中心的支持,特別提到中心十年間在學術研究、知識產出及人才培育上的成就。她回顧中心自草創期的努力與突破,以及近兩年創立的「翻譯大師講座」及「譯界前輩相談所」等系列活動,並感謝修平科技大學觀光與創意學院對此次研討會的協辦支持。
三大頒獎典禮:傳承與榮耀
研討會同時舉行了2024陳千武文學獎、亞洲詩人貢獻獎及外語翻譯新人獎的頒獎典禮。陳千武文學獎由其公子陳明伊董事長頒發,他感謝台灣現代詩協會的支持,並分享父親以詩作為生命重心的故事。亞洲詩人貢獻獎則由台灣現代詩人協會理事長金尚浩頒發給韓國詩人權宅明,肯定其長期見證亞洲詩壇的歷史與成就。外語翻譯新人獎則由鄭家瑜頒獎,表彰新生代翻譯人才的努力與潛力。
專題演講與學術論文:展現東亞文學的深度與廣度
研討會邀請詩人李敏勇進行專題演講,他以「新東亞的心:穿越亞洲歷史的光與影」為題,解析臺日韓詩人在特殊歷史背景下的文學創作,並強調詩歌超越國界、彌合矛盾崇高使命。權宅明則介紹詩人金光林的詩歌特色及其與臺日詩人的交流,提出未來亞洲詩歌跨國合作的展望。
學術論文討論涵蓋廣泛議題,從陳千武、高橋喜久晴、金光林三人跨國詩歌交流的文學軌跡,到魯賓遜漂流記在中日韓的敘事轉譯,皆引發熱烈討論。其中金尚浩探討了戰後東亞詩壇的歷史壓力與藝術反映,蔡秀菊教授則追溯亞洲詩人會議的形成與發展,為東亞文學史提供了重要的學術視野。
綜合座談:翻譯作為跨域對話的橋樑
最後的綜合座談中,與會學者共同探討翻譯如何作為文學跨域對話的重要媒介,並展望未來東亞文學與翻譯的可能性。各場次的論文與討論突顯了翻譯不僅是語言的轉化,更是文化理解與思想對話的關鍵。
本屆研討會為翻譯與跨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啟發,並見證了東亞三文英與近現代文學交流的豐碩成果。未來,翻譯與跨文化研究中心將持續以詩為媒介,推動文學與翻譯在國際舞臺上的多元發展。(撰文:盧虹蓁)